爱讯网,只关注热点资讯!

段祺瑞为什么被成为六不总理?看完这个瞬间明白了

03-07栏目:历史

  153年前的今天,1865年3月6日,段祺瑞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北乡太平集一带(今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)。

image.png

  段祺瑞

  段祺瑞,原名启瑞,字芝泉,晚号正道老人,民国时期政治家,“北洋三杰”之一。皖系军阀首领。他帮助袁世凯练北洋军,而后以此纵横政坛十五载,一手主导了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。有“三造共和”的美誉。一生清正耿介,颇具人格魅力,号称“六不总理”,他还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。担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——保定军校的总办。

  段祺瑞De大事记

  ·1865年3月6日 段祺瑞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北乡太平集一带

  1865年3月6日,段祺瑞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北乡太平集一带(今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)。

  ·1915年 段祺瑞反对袁世凯称帝,所以被迫卸去职务

  1915年,段祺瑞反对袁世凯称帝,所以被迫卸去职务。袁称帝前,他曾五次劝阻,结果三次被拒绝,两次吃了闭门羹。他劝阻袁世凯称帝,说此事关系国家安危及袁氏身家性命是万不能做的。而袁称帝后,出于他受袁世凯几十年知遇之恩,虽未公开声讨,但绝不参与,且未获任何封赏。袁世凯死后,段祺瑞推举黎元洪任大总统,平息了南方革命军的反对声音,恢复国会和《临时约法》。

  ·1916年6月29日 民国总理段祺瑞被迫恢复旧约法

image.png

  1916年6月29日,北京政府国务院决定恢复旧约法,废止新约法,并决定于8月1日以前召集国会。历时近一月的新旧约法之争,最终以《临时约法》和国会的恢复而结束。

  ·1917年11月22日 政治家段祺瑞辞去国务总理职务

  1917年11月22日,段祺瑞辞去国务总理职,总统冯国璋派汪大燮代理国务总理。张勋复辟失败以后,北京政府为冯、段体制。这是北洋军阀直系和皖系暂时妥协的产物。段祺瑞把持实权,驾空冯国璋。于是发生新的府院之争。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,推行其“武力统一”政策。

  ·1918年3月23日 民国时期政治家段祺瑞再次成为国务总理

image.png

  1918年3月23日,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,并着手第三次组阁。任命外交总长,陆徵祥;内务总长,钱能训;陆军总长,段芝贵;海军总长,刘冠雄;教育总长,傅增湘;司法总长,朱深;农商总长,田文烈;交通意长兼财政总长,曹汝霖。这次内阁未经国会通过。

  ·1919年7月19日 直皖战争结束,段祺瑞辞职

  1919年7月19日,徐世昌颁布停战令,责成各路将领迅饬前方各守防线,停止进攻,听候命令解决,段祺瑞发表通电,自请罢免官职,解除定国军名义。

  ·1924年10月23日 段祺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

 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,推翻大总统曹锟,先邀请孙中山北上,后与奉系妥协,请段祺瑞出山,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(国家元首)。

  ·1936年11月1日 段祺瑞胃病突然发作

  1936年11月1日段祺瑞胃病突然发作,急送上海宏恩医院救治。

  ·1936年11月2日 段祺瑞胃病突然发作在医院病逝

  1936年11月2日,段祺瑞胃病突然发作在医院病逝,终年七十二岁, 段祺瑞在弥留之际,还心系国事,留下亲笔遗嘱,向政府提出“八勿”之说,作为国家的“复兴之道”: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;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;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;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;讲外交者,勿忘巩固国防;司教育者,勿忘保存国粹;治家者,勿弃国有之礼教;求学者,勿鹜时尚之纷华。

  段祺瑞De故事

  段祺瑞为什么被称为“六不总理”?

  近代历史上,段祺瑞是一个颇为争议的人物。提起他,首先想到鲁迅先生的《纪念刘和珍君》,其形象俨然是心狠手辣、卖国求荣的大军阀。然而,晚年的段祺瑞颇有气节,种种行为,令人又倍加赞叹。

  段祺瑞

  鲜为人知的是,在当时他名声不差,有“六不总理”的美名,即不贪污肥己,不卖官鬻爵,不抽大烟,不酗酒,不嫖娼,不赌钱。

  段祺瑞一生没有房产,这在民国军阀政客中是绝无仅有的,一直租房生活,直到袁世凯以给他养女的名义,给了段家一栋房子。然而,此房是老袁打牌赢来的,而且没有房契。袁世凯一死,房主儿子拿着房契来找。

  见人家手中有房契,段祺瑞二话没说,带着一家人搬了出去,另外租房。

  作为一国的军政首脑,送礼之人可谓应接不暇。但他从来不收礼,只有亲近下属和友人,碍于面子才会挑选一两样最不值钱的礼物。比如收过张作霖特产两条江鱼,还有冯玉祥的大南瓜。

  段祺瑞生活不宽裕,但有几个爱好,一生都没放下,比如围棋,为此特意养了一批棋手,每月发给工资,以陪他下棋。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日本“昭和棋圣”的吴清源。段祺瑞与之对弈,往往输多赢少,后来不再和他下了,但每个月仍然按时给他发工资。即使吴清源后来去了日本,因为有段祺瑞的资助,才能度过最艰难时期。,

  段祺瑞在下台之后,经济来源减少,只好在英租界租了一套费用较少的住宅,连平日十分喜欢的麻将也不打了,一日三餐以米粥、馒头、素菜为主,四季均着布衣。公馆当差打杂的加上看门的,一共十余人。后来家里时常出现揭不开锅的窘困局面,只好留下继妻张氏在身边,其他姨太太全部遣返回合肥老家。

  在公馆里,多亏一些老部下自愿轮流站岗放哨,帮助处理些杂务,才不至于到了黄叶满阶无人扫的地步。

  其实他最可称道的是,就是晚年保持气节,不与日寇合作。

  九一八事变后,日本人多次秘密拜访段祺瑞,想请他出面。面对威逼利诱,段祺瑞始终以严词拒绝,为避开日本人的要挟,干脆举家迁到上海,并在报纸上公开表明自己的抗日态度。

  1936年11月2日,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。在弥留之际,他留下亲笔遗嘱,内讲“八勿”,阐述国家复兴之道,其爱国拳拳之心,至今读之,令人赞叹。

  “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;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;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;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;讲外交者,勿忘巩固国防;司教育者,勿忘保存粹;治家者,勿弃固有之礼教;求学者,勿骛时尚之纷华。本此八勿,以应万有,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,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。”

  逝者如斯,段祺瑞一生的功过是非,褒贬不一,正如吴佩孚所赠挽联:

  天下无公,正未知几人称帝,几人称王,奠国著奇功,大好河山归再造;

  时局至此,皆误在今日不和,明日不战,忧民成痼疾,中流砥柱失元勋。

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阅读量:100000+
推荐量:3222